我國是五金大國。作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配套產業,五金產業在我國各地發展相對均衡,在各地均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集聚化發展水平較高。
東莞五金工具批發企業分布于各個鎮街,其中長安和橫瀝形成的以生產五金模具為主的產業集群區域代表性較強。對比佛山勒流、中山小欖,長安的五金工具產業盡管規模大、產值高,但一直存在缺乏自主品牌和龍頭企業的痼疾。
有統計顯示,當前我國各地有50多個五金產業集群。有業內人士指出,東莞五金工具產業因其特殊性,集聚發展程度較高。五金工具產業的特殊性表現為多個方面:首先,五金產業范圍廣,從過去的“小五金”,到現在的“大五金”,僅前者就囊括了鎖類、拉手類、門窗類、工具類、廚電類等各類五金用品,都是日常生活、生產離不開的必須品;其次,五金產業集聚發展,使相應企業能以更低的成本就近、快速獲取原材料和設備,并在周邊形成集散中心,滿足下游商家低成本、廣覆蓋的基本采購要求。
整體上看,珠三角、長三角和膠東半島的五金產業規模最大,對周邊產業的發展有較強的輻射作用。在細分行業上,各地又因地制宜,并在當地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如浙江永康、浙江余姚、江蘇啟東的五金機械(電動工具),中山小欖鎮的五金鎖具,順德勒流鎮的家居五金,東莞的五金工具城。
各地的五金產業,既有競爭,也能互補。鑒于我國五金工具產業在國際上處于相對低端的位置,在產業發展上,從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邁進——即從產業低端向高端升級,是五金產業的發展趨勢。
東莞五金工具產業集群以長安的五金模具制造最為知名,而作為同處珠三角地區的順德勒流鎮和中山小欖鎮,三者具備一定的可比性,在發展路徑上各有差異,發展成果各有千秋。對強化五金模具的集群化發展而言,順德勒流、中山小欖的發展經驗值得參考。
順德勒流鎮有“中國家居五金之都”、“中國鉸鏈產業基地”的稱號,擁有滑軌、鉸鏈生產企業超過1000家以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多家。勒流的家具五金產業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約為20%,產品暢銷歐美各國,年出口創匯不低于10億美元。勒流的五金企業中,不乏東泰、東榮、泰明、亞當斯等行業龍頭企業,它們帶動了上下游配套企業的同步發展。
20世紀80年代,家具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在佛山,順德龍江、樂從的家具產業集群和家具貿易市場逐步形成,并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外有名的家具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
與兩鎮相鄰的勒流鎮抓住了商機:大力發展家居五金工具產業。在龍江、樂從成為中國家具名鎮的同時,順德勒流的家居五金工具企業,從普通的小作坊起家,一步步崛起,逐步聚集形成了國內最大的家具五金產業集群。
新常態下,五金產業競爭的焦點逐漸從價格競爭轉移到品質競爭。為此,勒流鎮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聯合起來,加大了品牌打造的力度,并推動家居五金工具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促進“傳統五金”向“精密五金”升級。
在此過程中,勒流鎮政府通過挑選優質企業,指導一批,培育一批,并實施點對點輔導,聯同勒流總商會、順德區家居五金協會等行業協會,開展一系列品牌戰略培訓。
具體措施包括:與中國地質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成功解決了傳統工藝和生產流程伴隨的環境污染問題;在政策上鼓勵企業引進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推動企業加快推進自動化生產改造的步伐,并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
近年來,勒流鎮五金企業申請專利數量明顯增加;推進標準化建設,組建了“順德導軌和鉸鏈標準化聯盟”,參考歐盟最新標準,制定了順德“抽屜導軌”和“杯狀暗鉸鏈”的兩項聯盟標準;成立勒流五金產業創新中心,組織行業龍頭企業參與制訂和修訂國家家居五金行業標準。
可見,通過加強產學研合作夯實技術基礎條件,鼓勵企業打造自主品牌,力抓行業標準化建設,可以增強企業創新動能,為企業建立創新發展機制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中山市小欖鎮的五金產業具有“精而?!钡奶攸c。小欖在細分行業——即鎖具的產銷上,在國內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早在1986年,小欖就有中國“南方鎖城”的美譽。此外,在部分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小欖的五金燃氣具產業規模較大,如連續10多年在國內銷量領先的燃氣具龍頭企業華帝以及將企業燃氣閥門生產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的長青集團。
目前五金產業已是小欖鎮主導產業,全鎮共有3000家以上五金企業,其中,有不少龍頭企業,也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配套產業鏈。其實,小欖五金產業曾以鄉鎮集體企業為主,21世紀之初,鄉鎮集體企業的發展模式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漸露弊端。
產權爭議、經營理念、管理模式的缺陷越來越明顯,對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形成阻礙。對此,小欖政府一方面推動超大型集體企業與外資合作,引導鄉鎮企業向現代化企業轉制;另一方面,導入技術、人才和資本,為提升五金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提供保障。
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小欖鎮政府有力地推動了以鎖具、燃氣具為核心的五金產業轉型升級。如今,小欖的鎖具產業每年生產鎖具數億把,占據中國鎖具市場40%份額,固力、華峰兩大品牌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位居榜首。
在發展中謀轉型
東莞五金工具產業具有“大而不強”的特點,企業多且分布相對集中,賣場多,規模大,但區域品牌知名度不高、龍頭企業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東莞五金產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顯然,在維持企業短期持續發展的基礎上,轉型與創新已經刻不容緩。
在轉型過程中,五金企業往“高精尖”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精而?!?。在東莞,僅長安大小五金模具企業就有上千家,但不少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對此,政府應該鼓勵企業往細分領域延伸,避免過度同質化競爭,同時依托東莞完善的產業配套——包括原材料、零部件、機器設備、人力資源,以及配套服務方面的優勢,在細分領域把產品做到極致,進而開創發展新局面。
對比來看,小欖鎮在看似市場空間不大的鎖具產業形成了多樣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發展格局,可謂珠玉在前。
推動自動化升級的同時,堅持打造自主品牌。勒流有東泰、小欖有華帝,而東莞盡管有更多的五金企業,但全國知名品牌卻寥寥無幾,數量上無法和勒流、小欖相比。
因此,東莞需要有自己的知名五金品牌和龍頭企業,以帶動整個行業推進技術升級并提升區域品牌知名度。在這方面,可以根據東莞實際情況,由政府引導,大企業主導,民營資本參與,以并購重組的方式培育本土知名品牌和龍頭企業。
注重行業標準化建設。順德五金產業在五金滑軌、五金鉸鏈領域擁有較高的市場地位,更有企業主導制定了家具五金行業標準。東莞長安的五金模具產業,同樣在國內占據重要地位,政府可深化與行業協會合作,加速推進五金模具行業標準化建設,助推東莞本土五金企業奪取市場話語權,促進五金產業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提升服務水平。制造業服務化是制造業必然的發展趨勢,中小型制造企業在技術優勢、產品品質優勢并不突出的情況下,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突出服務優勢,是開拓市場,贏得客戶青睞的重要法寶。
東莞市龍和五金工具創始人之一吳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價格戰頻發,提升售后服務水平是企業開發新客戶、留住老客戶的主要大力點之一。
近年來,在總體經濟環境不景氣和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處于五金產業鏈下游的力鑫機械快速發展,廠房不斷擴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依靠完善的售后服務保障體系贏得了客戶信任和青睞,形成了口碑效應。
注重錯位發展
在國內工業化初期,國外五金工具企業發揮技術成熟、工業基礎好、產業配套完善等優勢,在國內五金產業供應鏈條上占據著絕對的支配地位。直至今天,這一局面仍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如今,印度及東南亞新興工業化國家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大量制造企業對工業五金配件的需求量急劇增加。
參照以往發達國家制造企業對外擴張的路線,東莞五金工具企業可以發揮技術成熟、產業配套完善和價格相對低廉的優勢,避開強者鋒芒,積極開拓新興工業國家市場,為下一步的轉型與創新儲備糧草。
孫百軍表示,東南亞國家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產業配套不完善,大量機械五金部件需要從國外進口,而且多數企業主要看重的是產品的價格因素。因此,東莞五金工具企業可以找準切入點,積極開拓東南亞新興國家市場,同時挖掘“一帶一路”上工業化發展速度較快的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潛力,拓展企業的發展空間。
在國內市場方面,以往傳統五金龍頭企業主要依靠傳統的線下渠道,建立了完善的市場銷售網絡,渠道優勢明顯,長期占據著市場主導地位。中小型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依靠傳統的渠道鋪設模式撼動龍頭企業的主導地位。
然而,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借鑒小米的網絡營銷模式,學習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以較低的成本建立便捷的線上銷售網絡,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開拓內銷市場。
筆者最近走訪了東莞本土五金工具企業龍和五金有限公司。以“制造業+互聯網”為主線,該企業將以往傳統五金銷售門店的經營模式集中整合到互聯網營銷平臺,形成網上“五金一條街”,同時配套建立線下倉儲、推廣、銷售和物流等相關部門,進而構建線下線上有效銜接的五金零部件供應鏈生態平臺。
在網絡沒有建成之前,龍和五金主要以線下銷售為主,如今網上銷售已成為主導,主營業務快速增長。
由此可見,利用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思維,拓展新市場、開發新渠道,東莞的五金工具企業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夯實技術、品質和管理基礎,短期發展和中長期轉型兩手抓,加速推進轉型升級,行業由大做強的目標也將逐步得以實現。